66读书

字:
关灯 护眼
66读书 > 无论魏晋 > 第27章 抢占先机

第27章 抢占先机

66读书 www.66dushu.com,最快更新无论魏晋!

或许是被潞城的繁华吓到, 张背督的投诚很有诚意,提的要求都很少。

首先, 他要求有足够的农具。

其次,他要求匈奴来范时,潞城必须出兵相助。

第三,他还要足够的粮食。

魏瑾答应了他的要求, 条件就是, 要求潞城的人去帮助恢复生产,以及, 他的族人必须加入潞城的军队, 一起训练。

这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,张背督自然也答应了。

然后便是两方相互说了说生活不容易, 大家多担待,张背督还无师自通了诉苦大会, 向魏瑾好好吐了一番苦水, 其内容也就是被匈奴压迫啦、被晋人剥削啦、你收粮税可以但是别想太过分啊之类的。

魏瑾好生安慰了一番,将他礼送出门,并且为表诚意,还让他带了十车粮食回去。

见她如此, 张背督也放下心来。

他倒没有担心魏瑾是女子这事, 在他看来,女子没有什么坏处,将来能娶她收纳她财产的,绝对不会是普通人, 没准还是一条更大的大腿呢。

就这样,没有什么大的波折,屯留的地盘便到了魏瑾手中,一时间,她手中的耕地面积暴涨三倍,达到了三万多顷,以施肥的土地产量算,能得到供养十万人的粮食。

于是潞城积压的铁器很快便有了新的销路,虽然张背督这只杂胡是穷光蛋,但这些东西也不是白给,他们必须要出力来兑换。

屯留的土地河水众多,很适合耕作,修上一些水渠对种田有巨大帮助,小麦是耐旱品种,但水量充足是一切植物保正产量的前提,加上水渠有的水可以有效调节昼夜温差,甚至还可以种点牧草。

胡人们虽然在关中一带种地百十年了,可他们放牧的手艺并不太差,伺候起牲口来都是一把好手。

他们族里居然有三五匹马、七头牛、一百多只羊,听说那些羊产的『奶』可是救活了他们不少人,他们最困难的时候,都没有杀一只来吃。

玩家们知道这事后,有几个老激动了。

“羊绒、羊『毛』!我们要有『毛』绒了!”潞城的纺织大亨黄宗钦如是说。

他早就看出服装的潜力了,但是棉花还没传到中国,这小地方也不产蚕丝,他来来回回只能在麻布上死嗑,可有羊就不一样了嘛,这是夏天,这不剪羊『毛』,多久剪啊?

但结果……

“想多了,羊『毛』又硬以粗,用来擀毡子还差不多,羊『毛』衫你想都别想。”一位略懂服装的玩家科普道,“如今这个朝代,我们用南北的羊都是滩羊之类蒙古羊,全是粗『毛』羊,全世界都还没培育出细『毛』羊这个品种,现在的羊可以用梳子梳下绒『毛』,但产量甚微,弄出来保暖是保暖,但价格估计比丝绸还高。”

黄宗钦得一时感觉心都痛了:“那也太可惜了。”

“但是你要用来做布料不太行,用来做『毛』线也许可以,”那玩家皱了下眉头,悠悠道,“不过,也不是没有办法。”

“嗯?”

“你知道,植『毛』吗?”

黄宗钦当然是诚恳求教。

这办法也简单,就是把羊『毛』去脂、梳理后,像『毛』领一样粘到厚麻布上,也样保暖效果也是很好的,就是有点扎人,以及这种衣服不耐洗。

但这是小问题。

古人洗澡的次数几乎都数得出来,而且,废物利用嘛。

这话有道理,黄宗钦把扩大养殖业提上议程,光吃了面粟,他这个古代身体看到肉就会不自觉流口水,很是尴尬。

……

屯留的开发计划进行的红红火火,因为有静深姑娘的刺激,在耕种的同时,潞城的玩家们带着卫队开始在潞城扫『荡』其它小股的流民盗匪。

那些本来是农民的群盗流匪们哪是正规军的对手,很多直接望风而逃,不逃的则乖巧地向潞城投降,心甘情愿地在潞城吃劳饭。

铁犁破开泥土,黄土高原的土质松散,耕种起来并不是太费力,没有牛的,一人扶一人拉,也拉得动犁。

年纪小的孩子与老人跟在犁后,翻出的大块泥土敲碎,泥土上的杂草被连根拔起,丢在背篓里,偶尔还能看到田鼠洞,顺着挖下去,还能得到惊喜的存粮。

偶尔会看到田地里纵横的白骨——在潞城没有崛起之前,出门耕种都是会丧命的事情。

可是不耕作,便只能挨饿。

张背督会投诚的那么爽快,便是想族人也能早日下地,六月是夏播的最后时间,他们已经错不起再一个节气了。

平整的土地种下粟米,夏播的粟米六月播种,十月便能收,赶得上冬麦再种一茬。

如果是往常他们是不敢如些连续地消耗地力,但如今有了肥术,潞城已经开了动员大会,力挣在半月之内完成夏播,把粮食做为头等大事重视。

很多潞城的农人忙完自己的地后,也来帮忙耕作,当然,他们都是有报酬的。

捡来的杂草被丢在自家的肥坑里,和着其它东西一起发酵,甚至有人已经专们组队,去山岭里扒拉落叶腐土,放在坑里做肥。

这大规模的场面已经不知有多久没在上党见过了,南方的泫氏县、北方的武乡等地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,想要加入潞城。

魏瑾的要求是加入可以,但他们会被以家庭为单位打散安置,能接受的就可以留下。

这让不少想在魏郡守手下建功立业混饭吃的流民帅打了退堂鼓,但也有不少讨生活的流民队伍们留下来,等到夏播结束时,统计户籍,他们已经有了近两万人。

上党盆地的三分之二都已经入后,目前缺的一块,是潞城南方的壶关县。

壶关是扼守太行陉的险要关口,山路险峻,目前还是晋人镇守,魏瑾知道自己这个名义上的郡守指挥不动那边的守将,索『性』没有理会他们,专心耕作。

到七月时,又有朝廷的消息传来,晋帝司马衷任命东海王辅政,这代表着一共十六年的八王之『乱』终于平定,东海王成为最大的赢家。

知道这事后,并州之主司马腾又是一月三五次的去信“大兄救我。”

终于,在九月,司马腾为东燕王,而一名叫刘琨的官员被东海王任命为并州刺史、护匈奴中郎将。

这可不是美差,尤其是那个“护匈奴中郎将”——这是当年匈奴内附汉朝时留下的官职,用来统领保护匈奴的,在匈奴已经建国的如今,简直就是对刘琨一种不堪重负的厚爱。

这也意味着,魏瑾的顶头上司很快就会换人。

但她知道这个人来当领导时,是很不得劲的。

刘琨她认识,这人是中山靖王的嫡脉,不是刘备皇叔逢人就强调“我是中山靖王之后”那种,他不需要强调,就人人知晓,因为出生好,所以一直在晋朝混得不错。

当年是跟在的贾皇后身边的一派人,和石崇关系特别铁,一伙人自称“金谷二十四友”。

那时她家也是贾后一党,刘琨等人没事还喜欢叫她父亲一起聚会嗑『药』,而贾后倒台,她家出事后,这群二十四友大部分墙头草一样倒到杀贾后的赵王手下办事,没有一点犹豫的过程。

后来赵王股倒,他就立刻投了打败赵王的齐王股,由于他出生名门,齐王没为难他,给他官当。

结果一年不到,齐王又挂了,他跳槽去了齐王对家范阳王手下当将领。

然后两年不到,范阳王暴毙了,他又去了东海王治下。

而现在,他要来并州了。

这家伙简直像天生带衰一样,去哪家哪家倒霉,立场就是没有立场,因为他很容易就飘到其它阵营去了。

更讨厌的是,这家伙认识她。

没办法,谁让她有个从小就喜欢吹嘘显摆她的父亲呢——名士们除了喜欢谈玄,秀晚辈也是常规『操』作,偶尔嗑『药』上头,还可以从互秀里牵个红线,加个亲戚什么的。

不过也没什么,赵王都倒台快六年了,她家族早就平反,弟弟也承袭了家族爵位,她没去认亲,只是不想回想当年那一路的坎坷绝望罢了。

不过早晚面对的,也无所谓了。

……

夜深人静时,静深姑娘在举着烛火,在灯下仔细看着地图。

屯留占领了,如今上党可以向北与东扩展,东边是黎城,是太行陉东出的重要关口,一定不能少的控制范围,而屯留北边,是沁县,这是上党北出唯一的路径,重要『性』更在东路之上。

毕竟匈奴人就在北边,东边『乱』是『乱』,但还是晋朝的领地,不会轻易来找潞城。

所以,下一步,沁县。

她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,满意地去床上睡觉,然后切出游戏去查历史资料了。

过了好一会,有人悄悄的撑开窗子,抽走地图,又很快放回桌上。

窃窃私语从窗下传来。

“走走,这次可不能再让肝娘抢先了。”

“沁县对吧,是我的了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