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读书

字:
关灯 护眼
66读书 > 罪臣之妻 > 罪臣之妻 第79节

罪臣之妻 第79节

66读书 www.66dushu.com,最快更新罪臣之妻!

姜桃看大家没被吓到,便解释道:“这是我家的雪团儿,大家别害怕!它绝对不会伤人的!”

人群骤然安静下去,半晌之后又爆发了更热闹的讨论。

“原来是姜娘子家的瑞兽,昨夜真是太感谢您了!”

“姜娘子不止心善有本事,还救了咱们一命呢!”

“姜娘子别是仙女下凡吧!居然能驱策瑞兽?”

眼看着众人越说越离谱,又有人要上来给她道谢,还有的行动不便的,隔着一段距离要给她作揖,姜桃吓了一跳,连忙道:“大家都不用客气,先歇着吧,我这就回去了!”

说完招呼着雪团儿,就回苏宅去了。

走了半晌,姜桃才发现黄氏还跟在自己身后。

她询问地看向黄氏,黄氏不好意思地上前,说:“昨儿个我家老爷和我那儿子都不肯听我的,非说没事了就要回屋,要不是你家的小老虎吼了一嗓子,让他们分了神,指不定他们就回屋去了!”

姜桃从前就不讨厌黄氏,只是因为她儿子的缘故,不想同他家多来往。今日黄氏的作为更是让她刮目相看,两人倒比从前最好的时候还亲近几分。

两人便一边走着一边说话,黄氏接着心有余悸道:“我家乡那地方从前就发生过好几次地龙翻身,我小时候就经历过一次,那也是在深夜,好些人还在睡梦中就……我娘把我推到墙角,又用身体护住我,过了好几天我们才被人挖出来。”

黄氏说着眼眶就红了,她那会儿不过才五六岁,任事不懂的,连害怕都不知道。

而且她娘就在她身边,温言软语地安慰着,她对那次的记忆只有黑暗和饥饿。

是真的好饿,她从小就胖,贪嘴,一顿吃少了就哇哇哭。

她娘那时候给她喝温温热热的液体,吃带着腥气的肉,她也不懂,饿极了就像小兽似的吃。

过了几天头顶的石块被挖开,有光透了进来,她开心地连声唤娘亲,可是她娘睡沉了,不论怎么喊都喊不醒。

后头她终于出来了,她爹把她抱进怀里立刻就把她的眼睛捂住,不让她看她娘。

……

……

其实拢共也就三五天的功夫,但是黄氏如今回想起来,真觉得那比一辈子还漫长。

所以今天震感消失之后,黄氏想也没想就点了一堆人出了来,其实她也不知道具体来做什么,只想着不管做什么都好,能帮一点是一点。

“我今天也没帮上什么忙。”黄氏有些惭愧。她带出来的家丁倒是挖废墟挖出来了人,她倒也有一把子力气,却差点害了人,后头到了姜桃这边,可她既不会医术又不会缝合伤口。

“不会,您真的帮到了很多。”姜桃道。

先不说旁的,只说有黄氏这县官夫人坐阵,秩序方便就不用担心了。不然那样多的伤患,老大夫先救谁后救谁都容易成为矛盾的导火线,不会像今天这般轻松。

黄氏没想到这些,但听到姜桃的话还是立刻笑着问道:“那我明日还来?”

姜桃点头,“我今日在卫家隔壁的苏宅落脚,夫人明早过来寻我就成。”

说着话两人就分开了,黄氏被家丁簇拥着回了秦府,听说秦知县还在县衙忙,她也没多问什么,累的倒头就睡下了。

姜桃很快也到了苏宅,萧世南和姜杨都在不久前回来了,听说姜桃出去给人帮忙了,两兄弟急的就要出去找人。

楚鹤荣和小姜霖之前被苏如是送到卫家去了,卫家确实准备得很充足,粮食和药材管够,下人还都被提前训练过,有条不紊地忙着自己的事。加上卫家去年搬回来之前,整个宅子彻底整修过,比一般人家的屋子都牢靠,只有一间空着的屋子倒了,其他建筑都好好的,整家人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影响。

楚鹤荣和小姜霖在隔壁待了一天没去过外头,都以为外头也是这般呢,两人吃了夕食才回到苏宅这边,也是听说姜桃出去大半天了也都急起来了。

不过他们也不知道姜桃具体去哪儿了,苏如是劝着他们不要轻举妄动,说姜桃带着雪团儿一起出的门,雪团儿护着她,肯定不会有事。

但是说是这么说,她其实也担心得不成,几个人都提着灯笼站在门口等她。

隔得远远地,姜桃就看到苏宅门口一排闪烁着微光的灯笼,照亮了她回家的路。

第104章

见了姜桃,苏如是他们总算是放下心来。

苏如是上前伸手给她抿了头发,一边道:“天都黑了,若是你再不回来,我可再劝不住这帮小子了。”

说着话一家子相携着往里去。

苏宅里头也倒了几间屋子,但正屋没倒,又因为卫家提前来拍了门,后头下人也随着苏如是他们站在外头没擅自回屋,所以并没有人受伤,损失也在可控范围内。

夕食已经准备好了,但短期内外头肯定是买不到新鲜的菜和粮食了,所以准备得很简单。

姜桃端了肉粥边吃边问姜杨槐树村的情况。

姜杨道:“那边虽然房子不如城里的结实,家家户户几乎都塌了房子。但整个村里几乎无人受重伤。”

姜桃点了头,心道这也算不幸中的大幸,村里砖瓦房都是少数,大部人住的都是草木结构的房子,更没有什么钢筋混凝土的,不然光是房子塌下来砸到人,都会造成很严重的伤亡。

不过姜家却算是村里的富户,房子是实打实的砖瓦房,姜桃就问姜老太爷和老太太呢?

姜杨就接着道:“爷奶年纪大了,觉浅的很,刚开始感觉到震感就醒了,后头他们也没敢进屋,在草棚子里歇了一整夜。爷爷被掉下来的木桩子碰了一下,不过也没伤到骨头,说歇几天就没事了。”

姜老太爷和老太太确实没事,但也都被吓到了,还想把姜杨留下,说城里现在肯定乱的很。村里虽然也遭了灾,但是粮食和菜肯定是不用发愁的,而且一个村子的人都熟悉的很,不用担心谁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,行不轨之事。

姜杨没肯,他不放心姜桃。

二老也说村里比城里状况好,而且他爷奶虽然年纪大了,但身体好得很,一般不怎么做活的城里人都比不上他们。把他们托付给相熟的邻居,姜杨便和萧世南回来了。

饭吃到一半,下人说有人过来寻姜桃。

等把那些人请进来一看,原来是王氏她们。

李氏母女之前和姜桃一起过来的,王氏去找自家亲眷了就和她们分开了,后头地震结束之后,绣坊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过来寻姜桃,王氏便带着她们一道来了。

看到大家伙儿都好好的,姜桃也放心了,问她们家里情况怎么样?

孟婆婆就道:“昨夜听到虎啸声了,我想着城里也只有咱们雪团儿这一只小老虎,想着是您给我们警示就拉着我家小孙子跑到外头来了,家里虽然塌了,但家里本也没什么值钱的,银两我都是贴身放着的,就还好。”

其他人也都差不多这么情况,姜桃又问王氏茶壶巷那边如何了。

王氏道:“茶壶巷塌了一多半,但附近邻居都早早地被咱们喊起来了,后头因为巷子口细窄,一大群人进去的时候推搡了,两家人在巷子口打起来了给挡住了……也得亏这样,不然要是都回去了,跑都跑不出来。”

姜桃听他们也没地方住,就问苏如是方不方便找间屋子给她们歇脚。

苏宅虽然不大,但也是两进的院落,加上苏如是这边下人少,空屋子倒是有好几间。

她们也都是能干人,并不用下人帮着收拾,说有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就很好了,她们自己就能收拾出来。

而且姜桃本来担心她们家里还有男人,住进来总归不方便的。

但不等她说,王氏就道:“师父别替那些大老爷们儿操心,他们皮糙肉厚的,哪里不能猫一夜?您能借地方给我们这些女人孩子睡,已经是帮了最大的忙了。”

其他人也纷纷应和。

姜桃和她们说完话这边刚拿起碗,下人说外头又来了一帮人。

没多会儿,老大夫带着人进来了。

原来是他和负责其他区域的大夫碰头了,他们那儿也正缺人,是来找姜桃求助的,说听说她缝合的手势和速度都很好,想把她借到其他地方去。

姜桃到底只有一个人,听他们说等着缝合的伤患都过百了,她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忙的过来,便想到了刚过来的王氏她们。

王氏她们那边听说给人缝伤口先是一惊,连忙说自己不会这个,但又听姜桃说其实缝伤口和做刺绣大同小异,大家都是刺绣的熟手了,连学习进度最慢的王氏都会一些市面上的绣技了,缝伤口自然不在话下。

绣坊的人素来以姜桃马首是瞻的,曾经差点活不下去的,私底下还把她说成自己的再生父母,但姜桃不喜欢那些,她们就也没再明面上说,但总之都是对她很信服的。

所以听了姜桃的话,她们就都答应了下来。

姜桃和几位大夫一合计,把绣坊的人分到了各个街道,但也和他们说好了,因为绣坊都是女子,人单力薄,若是在外头遇到了麻烦,他们也得负责把人照顾好。

大夫们纷纷以自己医馆的招牌立下保证。

这些个大夫都是地震后第一时间就自发性开始组织救人的,人品自然不用操心。

说好之后,姜桃又和王氏他们提了一些注意事项,比如针线虽然是烈酒泡过消毒的,但是给人缝合的时候自己也要注意卫生。

说起卫生姜桃又想起来,这种灾难之后容易生出疫病。

真要是有疫病蔓延,就古代这个医疗条件,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人命。

正好一堆大夫在,姜桃便和他们商量着如何预防。

古时没有消毒水,消毒靠艾草和雄黄之类的,这些在医经都有记载,大夫们并不是不知道,只是事发突然,今天光想着去救治伤患,暂时还没想到这些。

又合计完消毒和预防疫病的事儿,姜桃让人送了大夫们出门,王氏他们也都去歇下了,姜桃拿起饭碗,发现饭食已经没有一点儿温度了,而且姜杨他们也都不在了。

苏如是无奈地笑道:“你们说话的时候孩子们也插不上嘴,我看小阿霖都困得睁不开眼了,就让他们去隔壁屋子睡下了。”

说着话又让人把饭菜热了一遍,没多会儿饭菜端过来了,姜桃忽然想到好像生石灰也可以应用到防疫上。

不过这是她曾经在书上看到过的,还得找懂行的人问问才成。而且大面积地把生石灰应用到防疫上,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支持。

不过幸好她还有黄氏这个帮手。

这么想着姜桃又要放下碗,但被苏如是拦住。

“不管你想到什么了,先把这顿饭吃完,而且天色也晚了,做什么都不方便。明早再做也来得及。”

姜桃看到她师父满是担忧的眼神,赶紧把饭吃完了。

睡前苏如是又探了探她的额头,确保她没有发热才没让她接着喝药。

姜桃也是累极,匆匆洗漱过后躺下就睡着了,一觉就睡到天亮。

第二天一大早,大夫们过来借人了,黄氏也精神抖擞地过来了。

大家就接着忙活,姜杨和萧世南、楚鹤荣也不肯闲着,跟着姜桃一道出了门。小姜霖和苏如是也是想去的,但他们的年纪都不适合在外奔走,就被姜桃一口回绝了,只让他们在家待着。

黄氏听姜桃说想要生石灰,就道:“这倒是不难。我让人去各家要就是了,他们到底还是要卖几分面子给我的。”

说着话他们就到了收治病患的工棚那里。

因为一大早附近的驻军就连夜派遣士兵过来了,有军队维持秩序,所以情况比姜桃预想的还好些。

但是秩序是没问题,其他问题接踵而至——百姓们饿了一夜了,普通人倒还好些,但是受了伤的却挨不住饿,比昨天蔫了很多。

一看到黄氏,百姓们就嚷着让衙门开仓放粮。

黄氏有些尴尬地没吱声,还往人后躲了躲。

很快士兵听到喧闹过来了,吵嚷声也就被平复下去了。

“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?”姜桃小声询问。

本以为设计到官粮这种私密事,黄氏是不会说的,姜桃也是下意识地问出了口,说完自己也觉得不妥。

但黄氏不把姜桃拿外人,立刻在她耳边道:“那些米粮让我借出去给米铺了,每天秋天借出去,第二年多还两成。现在才是春末夏初,那些米还没回来呐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