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读书

字:
关灯 护眼
66读书 >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>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61节

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61节

66读书 www.66dushu.com,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!

“没有,一句话都没提过照顾之类的话。”

竹兰嗤笑一声,“这位施公子巴不得王茹无力可依靠呢,施卿人不在这边,可算计一直没落下。”

周书仁也是逆境中成长的,可依旧不喜欢施卿,唯利是图刻在骨子里的,“一会也把礼物都收起来吧,免得一会家里来人看到了村子里又传话了,最近咱家太高调了,还是低调些日子的好。”

“恩。”

正厅,礼物摆放在桌子上,两匹布料,一些点心,还有酒和茶叶,和上次玉镯子比,的确不贵重,竹兰喊来了李氏和赵氏,准备给两人分了一匹布料,点心一房分了一斤,剩下的竹兰都收起来。

竹兰只见到了赵氏,“你嫂子呢?”

赵氏道,“嫂子出去了。”

竹兰看着布料和点心,李氏这是真飘了啊,以前不分了东西哪里舍得走,现在连布料都看不上眼了,“你嫂子变了。”

赵氏心想,这个家里人都变了,就连该嘚瑟的昌廉,定亲后反而更谨慎了呢,笑了笑没接娘的话。

竹兰把布料给赵氏,“你拿回去和你嫂子分了,还有点心也拿回去一斤,别都给孩子吃了,这些点心太甜对孩子的牙齿不好。”

赵氏,“都记下了。”

李氏中午做饭点才回来,从兴奋的状态就知道没少听八卦,等到饭后,竹兰分享到了消息,张三妮被签了卖身契,还是死契,张大铁两口子算计落空了。

竹兰心知是施卿干的,张三妮不攥在手里怎么行,不过,“村子里的消息够灵通的,隔壁的施公子刚走,消息怎么传开的?”

李氏乐的听隔壁的消息,只可惜娘不喜欢,“张三妮回家说的,朱氏气的站在门口直骂街,虽然没明着骂王茹,意思都明白,村子里就传开了。”

竹兰听的牙疼,古代没啥娱乐,全靠着东家长西家短丰富生活了,“时辰不早了,玉露也该睡午觉了,你赶紧去哄着睡觉去。”

李氏心里惦记着去村子里聊八卦,飞快的回屋子哄孩子睡觉了。

竹兰也回屋子午睡了,这日子过得真美,在现代她累的跟死狗似的,白天上班晚上加班,各种应酬不断,午睡对她都是奢侈的,还是古代好啊,慢生活享受。

只是不被哭声惊醒就更好了,还是李氏哇哇大哭的声音,哎呦,自从穿来这个家,好像李氏没哭过呢,竹兰一下子坐起身,“这是怎么了?”

周书仁也被吓了一跳,大儿媳妇的哭声太有穿透力了,“不知道啊,好像哭进门的。”

竹兰对李氏也是有些感情的,人与人之间都是相处来的,尤其是发现李氏有可爱的一面后,更是对李氏喜爱不少,飞快的穿鞋下地,“我去看看。”

第193章 遗传强大

李氏没在院子里,竹兰见到了院子里站着的李家人,来人是李氏大哥家的儿子,一身丧服脸上还有泪痕,这是家里有丧事了,竹兰去了大房,一进门李氏换好了丧服。

李氏见到婆婆,感觉婆婆比丈夫可靠多了,找到依靠了,刚小一些的哭声又忍不住嚎了起来,“娘,呜呜,奶奶去世了。”

竹兰特别欣赏明事理的李家老太太,没想到竟然去了,心里也难受,拍着李氏后背,“先不哭了,你侄子还在外面等着呢,你们两口子也赶紧过去吧!”

李氏松开婆婆,婆婆真的好瘦,日后一定要对婆婆更好,“娘,我们先过去了。”

竹兰示意老大扶着些李氏,叮嘱老大道:“路上注意安全。”

周老大心里也不是滋味,媳妇奶奶对他不错的,“恩。”

竹兰抱着玉露回了屋子,周书仁已经知道丧事了,竹兰拍了怕被吓坏的玉露,对着周书仁道:“今天李家一定乱的很,明个一早我们过去送送老太太。”

周书仁惊讶了,“我以为你会害怕呢!”

到底是死人,没想到竹兰会主动过去。

竹兰也是送过葬的人,“我又没做亏心事怕什么。”

她除了怕蛇外,她的胆子一直很大的,当初在殡仪馆也不怕的。

晚上老大两口子留在了李家,次日一早,竹兰二人带着明云和明腾过去,玉露太小了留在家里赵氏看着,周老二赶着借来的牛车,还没到李家离老远就见到了支起来的白棚子,一大早李家人跪着哭丧。

李家人的嗓门子都大,哭声传遍整个村子,竹兰下了牛车看着跪了一地的李家人,各个哭的都伤心,的确伤心,老太太是李家的支柱,支柱倒了,李家不仅难过还迷茫。

李氏爹,李聪迎着竹兰和周书仁进去,边走边道:“一会就出殡了。”

周书仁问道,“不停几天吗?”

李亲家哽咽着,“算过了,今个就是入葬的好日子,而且正是夏日天气热,娘留着也受罪,不如早些下葬安稳。”

娘去世了,哪怕是喜丧,他也难过,想起娘临走回光返照交代他的话,又摸了眼泪,娘一辈子命苦,爹早早去了,娘拉扯着他们兄弟几个,只可惜他们兄弟几个笨,哪怕取了聪明慧智的名字,依旧没聪明起来,娘老了也没享福气,好不容易有点钱买了地日子好了,娘又走了。

周书仁没感受过母爱和父爱,更不能理解母爱父爱,他当了便宜爹也没投入多少情感,唯一感受到了爱情的味道,所以见亲家哭的伤心,宽慰也干巴巴的,“节哀顺变,老太太也是享福去了。”

竹兰,“……”

周书仁不如不安慰呢,老太太死了去享福去了,活着遭罪呗,虽然老太太活着的确累的慌,可周书仁也别说出来啊,瞧亲家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决堤了。

李聪万分自责的道:“亲家说得对,都是我没用,我要是有用娘也不会操心,娘就是操心累死的,我不孝啊!”

竹兰看着周书仁抿着嘴沉思,像是要开口的意思,竹兰忙插话,“亲家,老太太一定希望你能振作,你可不能辜负她的期望,老太太在外面听着呢!”

李氏爹擦干了眼泪,“亲家母说得对,日后,我当家了,我要振作,亲家公亲家母坐一会,我要去安排出殡的事。”

周书仁出声,“亲家看我能帮上什么忙?你尽管说。”

李氏爹瞧着亲家公小身板子,亲家是秀才抬棺材不行,虽然亲家帮着抬棺材老李家很有面子,娘也能死后风光风光,可他怕压坏了亲家身子骨,他可担不起责任,娘临死讲了三遍,让他日后跟着亲家走的,“不用了,亲家能来上香,娘就很高兴了。”

周书仁,“……”

李家男子心思都是单纯的人啊,眼神都不会掩藏的,他看到了嫌弃!

竹兰看着李氏娘,李许氏急冲冲的过来,见竹兰和周书仁没脸上不高兴,呼出口气,撵人似的撵走了丈夫,“前面就等你呢,赶紧过去。”

李氏爹忙去前院,还有一堆事要安排呢!

李许氏等丈夫走了,干笑着,“当家的不大会说话,娘又去世了,如果说话有不对的地方,亲家多担待。”

以前,她不求傻闺女往家巴拉东西,只求过好日子,当初她以为傻闺女要砸手里,没想到反而嫁入了周家,还给家里谋了大实惠,瞧瞧闺女现在过的日子,她当娘的都嫉妒恨了,也应了一句憨人有憨福气,婆婆说了,闺女日后一定有大福气的,让他们好好和亲家处,她记得牢牢的。

竹兰感受到了李许氏的热情,这一年和李家的相处,李家的脑子都长在了娶进门的媳妇身上了,感叹李老太太为儿子和孙子的谋算,也惊叹李家的遗传强大,聪明儿媳妇依旧没改变李家的基因,李家后辈依旧憨直憨直的。

第194章 惹不起

竹兰很喜欢和李家人接触,心不累,笑着道:“亲家光伤心了,哪里有功夫和我们多说,再说我们是姻亲,一家人不说两家话,亲家母无需外道。”

李许氏以前和周杨氏很少来往,也就近一年来往的多,知道杨氏是厉害的,“亲家母说的对,我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。”

竹兰问,“我们进来有一会了,我怎么没见到李氏?”

李许氏解释着,“她打小就和她奶奶最亲,昨个哭了一晚上,早上又做的饭,我让她去休息了,亲家母要见她,我去叫她。”

竹兰忙拦着要起身的李许氏,“让她休息吧,我就是惦记她,她是个实心眼的,昨个哭的伤心,我不问问心里不踏实。”

李许氏仔细品了品话,笑容多了,闺女没报喜不报忧,周杨氏的确对闺女不错,“她啊傻人有傻福,这丫头能遇到亲家母这样的好婆婆,她几世修来的福气。”

闺女随她都有福气,她就遇到了好婆婆,这么一想闺女也不完全是随了李家人。

竹兰来古代后,虽然第一次当婆婆,但是敢站直了腰杆子,她的确是难得的好婆婆了。

很快时辰就到了,竹兰等人和李许氏去了前院,这是李家村,李姓的人最多,李氏的奶奶有四个儿子,要不是是李氏爷爷去的早,李氏不止三个叔叔,李家儿子生孙子,孙子生重孙子,光自家男子就很可观了,更不用说没出五服的亲戚了,来帮忙送葬的院子都站不下了,压根送不上外姓人抬棺。

女子不送葬都留了下来,竹兰第一次亲眼见到古代送葬,讲究比现代多太多了,死后风光对于老人很重要,子孙繁茂送葬很壮观,难怪古代怕绝户,不仅是死后没人摔盆,还对不起列祖列宗。

李家昨个做了一餐,今个还要做一餐给送葬回来的人吃,竹兰要帮忙,李许氏没让,“家里人多着呢,亲家母歇着就行。”

竹兰默了下,李家除了性子直,还能生,李氏的亲兄弟就六个,还不算两个出嫁的姐姐,几个叔叔家儿子也不少,儿媳妇一算起来真多。

想到这里,李家村也是远近的大村子,也是附近不敢惹的存在,李家村儿子多啊,所以李家村的闺女都挺抢手的,当初原身看好李氏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,谁家不喜欢能生儿子的儿媳妇。

送葬的人回来了,吃了一顿饭,竹兰和周书仁不是空手来的,他们是带着钱来的,一两银子。

李家花了不少,可收的也不少。

竹兰和周书仁本该吃了饭就回了,可李家要分家,没错李家以前一直没分家,老太太虽然去世的急,可也把该分的分明白了,分家只是走个过场。

竹兰和周书仁被李许氏留下来,这是给大房镇场子的,以前李家团结那是有老太太镇着,老太太去世了,几房儿媳妇都有自己精明,自然为了各方夺利益,还好老太太余威在又刚去世,没人敢闹起来。

分家分的也利索,李家借了李氏的光得了银子,李老太太只留了二十两银子,加上家里的四两家底,一共二十四两,早就打算要分家的,其他银子买了五亩地,又买了三处地基,自家男娃多自己做泥胚砍树,自己建房子,省了不少钱,三处的房子都起来了,除了李氏的爹是老大守着老宅,其他的兄弟们都有自己的去处。

李家一共三十二亩地,李老太太当初买了五亩地就是为了凑数好分家,一家八亩地公平,银子一家六两,至于其他的都分算是公平,不过老大到底占了便宜,老宅成片的屋子呢!

竹兰见证了李家的分家,心里对李老太太更加的佩服了,给儿子娶媳妇,孙子娶媳妇,女儿的陪嫁都是银钱啊,老太太真是太不容易了。

竹兰想到自己,她的运气的确不错,穿越到了周家,周家的家底在农村很少见的,直接给了她和周书仁起家的资本。

从李家回来,李氏就蔫蔫的,让周家人很不习惯,他们习惯了李氏每天乐呵呵的模样。

竹兰特意让周老二去县里买了李氏爱吃的猪蹄回来,赵氏忍着肉疼把李氏喜欢的手帕给了李氏。

周昌廉最看不上大嫂的人,也干巴巴的说了节哀。

李氏感受到了婆家的温暖,终于打算振作起来了。

结果,周家反应最慢的昌智拿出了笔墨递给李氏,“大嫂,我知道你难过,所以抄经文吧,等李奶奶七七的时候烧给李奶奶,如果觉得还难过,那就抄一年周,一周年不行,三周年,大嫂我相信你能行的。”

李氏,“……”

她是伤心,可抄经文会要了她的命,她听着小弟的意思,她怎么觉得能抄一辈子呢?这份温暖她不是特别的想要。

竹兰,“……”

周书仁,“……”

李氏终于又鲜活了,虽然表情有些一言难尽!

周家另外三个儿子都惊呆了,原来昌智是这样的弟弟,惹不起惹不起!

第195章 不走了

昌智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,反正大嫂自从接了笔墨再也不待见他了,爹娘每次看他都一言难尽的样子,哥哥们更不用说了,三哥都不话里带刀子了,当起了好哥哥,就连侄子们都躲着他。

他每次想问小妹,小妹叹气的拍了拍他的肩膀,语重心长的道:“小哥,无知是福气。”

雪晗觉得小哥没救了,小哥坑惨大嫂后,她就特别高兴董姐姐没选小哥,否则一辈子多苦啊,她都开始日常同情未来的四嫂了,心疼四嫂。

昌智抿着嘴,他没觉得自己干了什么,昌智的心也是大的,纠结了两天就完事了,又努力学习去了。

李家老太太头七过后,李氏缓过劲了,可对昌智的怨念很深,每次见到昌智都提醒自己要炒经文,不抄就是不孝,对不起奶奶,她格外的痛苦。

竹兰和周书仁两人是长辈,有儿子儿媳妇在的时候,他们都绷得住,可一回到屋子只有他们两个了,两人哈哈大笑着,有的时候压不住笑声,院子里都能听到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