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读书

字:
关灯 护眼
66读书 > 少姝的山水 > 第14章 梅花与五福

第14章 梅花与五福

66读书 www.66dushu.com,最快更新少姝的山水!

“少姝姑娘这话说得很是,有些事,还真得有几分疯魔才能成就一番作为。”笑归笑,钟会倒是颇为欣赏卫铄对书法的执着用心。

这时,石生附耳上来,跟卫铄低语了两句。

卫铄脸色一变,惊呼起来:“有劳兄长提醒,我一时高兴只是顾着说话了,差点人前失礼,烦速取来。”

不一会儿,石生身后跟进来两个丫鬟,托着礼盒奉上。

卫铄说:“思夫人,这是士季叔与我出京时挑选的,一些器皿而已,平日里也用得着,还望笑纳。”

思霓推辞不过,只好叫少婵少姝上前,道谢收下。

少婵接手,将礼品揭开来,拿给思霓过目:“叔母请看,可否合你心意?”

思霓轻叹出声,原来盒子里是梅花玉制成的茶具一套,另外还有一对结好络子的玉壁,成色上佳,少姝觉得佩作腰间挂饰,会更添母亲的飘逸韵致。

“这梅花玉实属天产奇石,出于伊洛之地,汝水之滨,在水中波光澄澈,殷红浅碧相映生辉,所制茶器造型别致,既赏心悦目又具养生功效,因此我们觉得,赠与思夫人母女很是相宜。”钟会也是很能说会道。

(梅花玉:产于河南洛阳汝阳县,玉石本身或墨黑或褐红或浅绿的底色上,遍布五颜六色的梅花图案,故名。梅花玉历史文化丰厚,《水经注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“紫逻南十里,有玉床,阔二百丈,其玉甚密,散见梅花,曰宝。”早在殷周时期,古代先民们已开采梅花玉,考古工作者在殷、周、春秋战国的墓葬中就发现有梅花玉的器皿和饰品。梅花玉鼎盛时期在汉朝,汉光武帝曾将梅花玉册封为国宝。皇帝的玉玺及宫中器物均梅花玉所制。)

“哎呀呀,看这品相,想必价值不菲!”少姝按捺不住,冲少婵咋舌道,她先前就留意到,大姐姐腕间新添了像是墨玉色的跳脱,斑驳绚丽,还未等到时机细赏赞许,不成想自己也收到了一件。

钟会兴致勃勃地点了点头:“此玉的价值,取决于石上花瓣的多与寡,枝干的齐与整,总而言之,虽然美态不一,亦可投人所好分出品级,因此深受文人雅士们追捧的哦。”

少姝轻轻地拿起玉佩,感受到手心里的温润,欢喜地看着,玉石墨黑的底色上,布满了芭蕉绿、玛瑙红、雪花白、琥珀黄、竹叶青等色彩组成的天然花纹,图案多似连枝梅花,蛇曲宛转,纹路清逸,栩栩如生,细看之下,花丛间,疏枝旁,隐约可见小巧玲珑的鸟兽蜂蝶,她惊喜到叫了出来:“花间的千姿百态更为有趣呢,这也奇了,石头如何能长成这样子?真是凝天地灵气,集山水精华,美玉果然是意象无穷啊!”

卫铄见她喜欢,显得十分开心:“家父推崇叔父的书论,以为‘有沮诵、仓颉者,始作书契以代结绳,盖睹鸟迹以兴思也……象形者,日满月亏,象其形也’,他也常说梅花玉上五彩花朵聚散有形,呈类物之状, 或鸟或虫或鱼或兽等,无所不备,闲来无事时细加揣摩把玩,于书写亦有启示,增益良多。”

(“象形”句:出自卫恒的《四体书势》。)

钟会也道:“先父亦曾教授我等,‘吾精思学,学其用笔,每见万类,皆画像之,其专挚如此’,便是揣摩象形之法。”

抚弄着手上温润的玉石,听完卫铄的一番介绍,少姝脑瓜儿里灵光一现,定定地看向少婵:“又是梅花玉,又是‘象形’书道,莫非——是来求字?”

少婵为小妹的后知后觉笑得花枝乱颤:“那可不,为着叔母的梅花篆字,可是叫卫妹妹大费周章,用尽心思了呢!”

(梅花篆字:该字体是指在篆字的基础上,将梅花镶嵌字内,使之天然成为一体,巧夺天工,富有遒劲、淡雅的文化内涵,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。在我国出土的商朝残存的古陶器上,就发现刻有梅花象形文字。到了汉代梅花篆字已成为人们欣赏收臧的佳品,《三国演义》中也曾提到徐庶的老母亲会写。不过到了近代,由于篆字能识辨者本来就不多,加上梅花点缀,就更加生涩难懂了,所以一直充满了神秘感,历史上有关的记载并不多,大部份都是民间传说。)

卫铄见少姝自己都讲了出来,索性顺势向思霓躬身求道:“还请思夫人赐字以观。”

思霓仍是好整以暇的态度,看不出有丁点的意外,她手把茶盏,慢悠悠地答道:“书写这字时,身边辅以梅花玉的器具,想来最为称心得当,亏了卫姑娘细腻,研深到如此境地。”

卫铄面上微微泛起了红晕:“多谢思夫人夸赞,此玉最难得之处在于它有五色相间,而每一色又都浓淡相宜,据传夫人能将此玉的五色融于字中,那方为真本事。”

钟会正品着香茗,这时也正襟危坐,老实请道:“不敢相瞒,在下亦有此意。我等只求尽兴一赏,夫人不必有所顾虑。”

“诸位如此雅好,怎能有负盛情,我只得恭敬不如从命了。”思霓浅笑着优雅起身,瞥了眼少婵,“就以‘寿’字为题吧?不过区区拙笔,望贵客雅正。”

少婵“哦”了一声,当下会意,立刻陪着少姝取来纸笔并各色颜料,石生自然不敢怠慢,快手快脚,也跟着上前帮忙。

待一切铺排妥当,有礼周到的石生低声说:“夫人请书。”

思霓走到案边,略作沉吟,就开始挥毫泼墨了,但见她落笔如飞,凝神静气地书写之中,仿佛周遭一切已经与她无关,浑身上下透出的气场甚别于平日里的温婉内敛。

梅花篆字的“寿”字在她笔下仿佛慢慢地活了起来,累积出灵动盎然,两位客人只觉满眼里皆是繁花似锦,那些盛开的梅花如潮水般涌动着,一浪高过一浪,渐次溢出梅花篆字的轮廓,抖落掉冬日里的残雪,芬芳吐蕊,直直地朝自己扑面而来。

少姝见两位客人先是交错地放声惊叹,然后一会儿趋近,一会儿踱远,眼睛时而睁圆,时而眯缝,半天里不发置评,聚精会神的举止看着分外有趣。

片刻之后,纸上留下了一个硕大的字,或者说一团金绿簇拥的花,犹如众星捧月般,更加衬托出其字的风骨神韵。

思霓搁笔,坦然解释道:“权当仆妇为公公准备的寿礼了。”

“夫人功力深厚,堪称书画双绝,请大家细观这个‘寿’字,里面藏着肆意盛放的花朵,而花朵中又嵌着遒劲的笔法,可谓精妙绝伦!”钟会喜上眉梢,滔滔不绝。

“远看为花,近看为字,花字交融,相映成辉。”卫铄拼命地点头,惊喜与兴奋混合的视线一刻也舍不得挪开,且一迭声地赞叹不已,“人说妙笔生花,今日目睹了思夫人之书才算明白。”

“二位切莫过誉了,仆妇愚钝之技不足挂齿,受之有愧。” 思霓淡然地笑着,谦逊的情态再度恢复如初。

“叔母的“梅花篆字”自成一体,诚为献寿的上上之选。”少婵语带骄傲地说到这里,转而言若有憾道,“唉,见了叔母的这幅字,阿翁他一定是美气得胡子根儿也要翘起来,我们准备的东西更是没法子入眼啦。”

思霓忙着摆手:“这是说得哪里话来,寿礼都是孩子们用心准备的,太公他宝贝还宝贝不过来,又岂会厚此薄彼啊?”

少姝忍不住插嘴道:“一字之妙在于寓意深远,我觉得这梅花篆字的写成的‘寿’不光是好看,而且还有神奇的力量在里面呢!”

众人闻言皆是一愣,随即卫铄哈哈大笑起来:“少姝姐姐果是个妙人儿!这‘寿’字不但形似梅花寓意长寿,还有神奇的力量在里面!郭太公若是得此字幅,必定福寿双全!”

少婵却道:“不止于此,要知道梅是传统名花,五瓣具足,又名‘五福花’的呦!”

“少婵姐姐说的是哪‘五福’?”卫铄不太确定地眨了眨眼。

“《书经》上载:五福一曰寿,二曰富,三曰康宁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终命。”

卫铄伸出五指数了起来:“这‘寿’当然指命不夭折且福寿绵长;‘富’是指家财丰足且地位尊贵;“康宁”是指身体康健且心灵安宁;‘好德’是指生性仁善且宽厚平和;“考终命”的“考”是老的意思,即尽享天年,得以善终。——梅报五福,若能得到,还真是十全十美!”

少婵又道:“梅花凌寒独开,坚韧不拔,傲骨铮铮,而这五福虽然寓意着不同的人生企望,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修心炼身,才能真正获得这些福报。”

“是啊,这五福之中,好德是福气的根本,而所有福气是好德的结果。”思霓颔首道,“寿之因是好生护生的智慧;富之因是施财施恩的节义;康宁之因是互惠无害的诚信;善终之因是安祥自在的饰终以礼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