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读书

字:
关灯 护眼
66读书 > 小饭馆蒸蒸日上 > 第43章 第43章

第43章 第43章

66读书 www.66dushu.com,最快更新小饭馆蒸蒸日上!

庭叔不太放心宋子熙,本来是要跟着一起去的,但是离伤刚好来村里给宋子熙送衣物来了,自告奋勇地说要陪少爷去。庭叔自己是要去给里长报告山林情况的,见状就让李大叔也跟着,自己就不去了。

宁锦欣拜托许家帮忙照看一下宁锦华,许家知道他们兄妹要去城里,现在地里的活儿也不忙,就让许力也跟着一起去。一来是照料一下他们,二来是许康正在说亲,买些好点的东西回来以后做聘礼也好。

于是这一趟说着说着就有了六人,幸好宁锦欣带去的东西不多,许力也就是带了一箩筐菜干鸡蛋什么的,不然的话牛车还真不好坐。

从大河村到镇上要半天,但从镇上到城里若是一早出发,也是晚上才到,夜路危险,宁锦欣一行人就在镇上住一晚,第二天再出发。

“房费太贵了,最差的房间都要一百文一晚,楼上的要两百文。”许力从客栈出来,说:“这样吧,就订两个房间,宁五姐儿住一间,四郎和熙哥儿一间,我们三个各给十文钱在柴房窝一下就成了。”

众人没有意见,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,趁着有空闲的时间,大伙儿就在镇上逛了逛,随便找个摊子吃了个面。

“这肉丝面就那么两三条肉,搁在以前是难得的美味,现在却觉得实在不怎么样,比起你们宁家的腊肉饭,真是差得远了。”许力又叫了一碗清汤面,倒不是心痛银子,而是这会儿觉得太不值了。

就连离伤这个临时被叫过来,平日不在村里的人也说道:“不仅肉少,面也没米饭管饱,算起来两碗肉丝面也都十文钱了,要是跟一碗腊肉饭来比,我肯定要选腊肉饭。宁家食铺那腊肉饭味道可香了,吃了还想吃。”

“不说这边有钱人多一些,就是那些路过落脚的也不少,你们的食铺要是在镇上卖,肯定能赚得更多。”许力说道。

宁锦欣点了点头,笑着说:“等二姐成亲后,我们家就搬到镇上来。”

“啊?”

惊讶的不仅许力他们,连宁四郎也楞了一下。

“二姐要嫁到镇上来呢,我们搬出来也方便照应,日后四哥考到县学的话,回趟家也很方便。到时村里的旅店就让李大娘帮忙看管着,食铺我们就开到镇上来,到时你们要是也想做这生意,可以找我买腊肉。”宁锦欣说。

宁四郎之前可没听说过这样的事,但现在听着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,毕竟二姐那软绵绵的性子,他也是很担心的,要是住得近了还能照看些。

这么想着,也就没说宁锦欣为何事前没商量,不过他问了也是白问,因为宁锦欣就是刚刚才想到的。

许力没料到跟着来一趟会得到这样的一个消息,他心思灵活,很快就捕捉到了当中的信息,欢喜地说:“那就这么说定了,日后我来镇上找你买腊肉。你放心,我们家会定期给你们的屋子做打扫,菜地也不用担心,我到时把菜给你们运出来。”

“好呀。”宁锦欣甜甜地笑着:“等我做出酱料来,也可以卖给你。”

搬家这么一件大事,就这么两三句话当中就给定下来了,其他人没什么特别的感觉,唯独宋子熙久久不能回神。

难不成他日后就得像以前一样,继续装个病秧子,天天待在屋子里头吗?

而且,他好不容易和宁锦欣熟络了,两人又是合作关系,难不成日后两人想要见一面,商量些事,也得坐半天牛车才能见到?

虽然总是被她气得说不出话来,可对着宁锦欣也比对着其他人要好,起码他不用刻意时刻警惕着自己,会不会说了不应该在这个年纪说出的话。

搬家么?

坐在一旁的离伤,这会儿正使劲给宋子熙打眼色,可宋子熙正在沉思当中,根本就没看见,这让离伤十分心急。

大家都在低头吃面,唯独他家少爷,就那么明晃晃的盯着人家宁五姑娘看,哎呀呀,这也太不知羞了吧。

他就说了吧,少爷对宁五姑娘就是特别的,偏偏少爷还不认。

虽然两人在村里是可以说亲的年纪了,但少爷太过失礼了,他一个当下人的都看不过眼了。

于是,离伤用手肘轻轻撞了一下宋子熙。

宋子熙猛地回过神,张口就道:“我也要搬到镇上来。”

他话音刚落,低着头吃面的人全部抬起头来看他。

离伤一抚额,想找个地洞钻进去。

在许力眼中,宋子熙也还是个孩子呢,以为他这是攀比,便说道:“你不是要在村里头养病么,我瞧着你这段时间脸色好了许多,看来咱们村子还是很养人的,你就不要搬了吧。”

李大叔使劲点头,他可是签了契约的,要是少爷搬镇上来的话,那他岂不是也要跟着?

到时候想见娘亲和孩子们可就难了。

宁四郎觉得宋子熙这个想法实在不错,按私心来说,要是宋子熙搬到镇上,那他也可以继续请教他,就是借书也方便。但是听许力这么一说,又觉得不妥:“子熙哥还是留在村子里吧,把身体养好了再说。”

人人都在劝他留下,宁锦欣却是说道:“好呀,你有空帮我们也看看房子,我们要是能住在附近就最好了,彼此也好照应。”

宋子熙微微一笑,点头道:“好。”

离伤睁着大眼看着自家少爷,怏怏地说道:“少爷,这事还是再考虑考虑吧。”

他们可是逃命出来的,眼下京城那边算是懒得出手了,可谁知道少爷搬了地方,那些人会不会又有什么心思呢,怎么能说搬就搬。

宋子熙凉凉地瞥了他一眼。

离伤当即缩了缩脖子,没敢再说话。

宁锦欣沉吟片刻,道:“是该再考虑一下,距离我姐成亲还有好些日子呢,等之后再商量着怎么办吧。”

宋子熙温和地点头:“好。”

离伤瞪大了眼睛,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。

宁姑娘一句话,少爷这是又愿意考虑了?那他刚才受的冷眼算什么?

离伤无言地低下了头。

算了,吃面吧。

他现在明白了,他就是个多余的。

……

次日一早,李大叔驾着牛车驶出了镇子,在距离镇口东面七百多米处停了下来。

前方左边停着两辆牛车,右边停着三两骡车,看样子像是两方人马。

李大叔把牛车驶到左边,见旁的车上三三两两的坐着人,热情地打起了招呼。

许力把肉包子分给大家,自己则是拿着自己那份包子,对宁锦欣和宁四郎说道:“他们也是要到城里去的,再来两三个人就差不多了,要是一刻钟后没来人,我们也出发。”

许力是去过城里做工的,知道镇上集结的地方。

从镇上到城里这路远,要是天黑得早的集结,后面那一小段路还是摸黑走的,所以一般附近要到城里去的,会相约在一起上路,这样安全一些。

久而久之,这里就成了集合地。

因为不同的车子速度不同,所以他们也会按类别组成队伍,状况就跟他们现在这样的。

一刻钟过去,这边也没有人来,最外面的那辆牛车上的车夫吆喝了一声,牛车就开始出发了。

许力跳上车板上,让李大叔跟着走。

宁锦欣有些犯困,靠着宁四郎的背就闭着眼睛补眠,镇子到城里的路是官府修整的,比村里出来的那段路要平坦得多,不一会儿她就睡着了。

感觉也没睡多久,宁锦欣就被四周的声音吵醒了,她揉了揉眼睛,发现原本三辆牛车的队伍变成了七辆,沿路走着的人也多了不少。

据许力解释,他们这些早上出发的队伍,沿路会经过几个村落,有些要去城里的人会在村口里等着,然后跟上队伍一起出发。

一行人在路上边聊边走,多数都是农户,说得最多的便是庄稼了,宁锦欣也喜欢这样的热闹,偶尔也跟旁边的人搭个话。

听说他们是从大河村来的,凑过来的人就更多了。

之前只知道大河村的人发财了,现在县里头的村落,基本都知道大河村做出了糖果来,乘机打听的人可不少。

“其实也没有发大财,这糖又不是粮食,买一罐就能吃好些日子了,也没能赚多少。”宁锦欣说道:“之前我们村里头就是几天才吃上一次干饭,还是混着糠的,如今不过是跟大家一样,有口饱饭吃而已。”

旁边的人听着也觉得不好再打听什么了,便开始说起庄稼粮食来,饴糖卖得便宜,现在他们家里都会备上一罐子,相比起吃的糖,农户最关注的便是地里的粮食。

这话题一转,就没人再关注饴糖的事了。

宁锦欣听来听去,听得最多的就是地力的话题,她小时候也跟着姥姥在农村住过一段时间,也不曾见姥姥种三四年就得换一块地种的。

许力虽然在外面做了好些年的工,但是下地的事还是了解的,便给她解惑:“这地种几年,地力就不够了,得空在那儿养着,然后改种别的地儿。我们大河村的地都很瘦,有时候种一年就得换个地了,不然继续种的话,不单止收成不好,地也会坏的。”

宁锦欣轻蹙眉头,记忆中她姥姥种的那块地都有七八年了,为何不见她换个地儿种?

正想着,又听见许力说道:“所以我们大河村穷呀,我们那边不是瘦田就是荒地,不像其他村的,他们肥田多,种几年再换也没问题的,收成也不会落下。”

肥田?瘦田?

宁锦欣忙问:“力哥,你们没有施肥吗?”

“当然有施肥了。”

“施的是什么肥?”

“就平时存着的尿粪呗,用桶存着,隔一段时间变了味儿就能用了,但那么一点肥,聊胜于无吧。”许力叹气道。

这当然是不够的。

宁锦欣心想,他们这样存肥也没错,可是功效性不高呀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