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读书

字:
关灯 护眼
66读书 > 小饭馆蒸蒸日上 > 第34章 第34章

第34章 第34章

66读书 www.66dushu.com,最快更新小饭馆蒸蒸日上!

她身姿好,行礼的时候稍微压一下腰,丰满处就更显眼,以往老爷只要瞧上一眼,当夜就要歇在她那儿。

然而这一次,老爷却仿佛没瞧见她一般,大步一迈就越过了她,直接进了屋里头。

潘姨娘咬了咬牙,立刻跟了进去。

屋子里头不仅老夫人在,夫人也微笑着坐在一旁,见她进来,还举止端庄地招了招手:“姨娘来给老夫人请安是吧。”

“是呢,今日得了些好吃的,就想着拿过来给老夫人了。”潘姨娘打起精神上前去,将手中的几包糖递给了夫人身边的丫鬟,微笑着对徐县令说道:“老爷也尝尝。”

潘姨娘给老夫人行礼。

刚才一进屋她光顾着瞧老爷和夫人,现在才留意到,老夫人坐着那个椅子很是特别,几根木棍子,一大块儿的布。

“哦,是这糖啊,味道的确不错。”徐县令随手拈了一块放进口中。

潘姨娘喜上眉梢,目光从椅子移到徐县令脸上,柔声说道:“老爷喜欢便好,我那儿还有不少,待会儿给您和夫人都送些来。”

县令夫人淡笑道:“我那边就不用送了,老爷喜欢这糖,你多送些吧。”

潘姨娘刚应了下来,就听见老夫人说道:“既然你喜欢这糖,那我这份儿就都给你了,拿着回去吧,别站在这儿碍事。”

“哎,娘亲可别拿几包甜嘴就想赶儿子走,您老不把这椅子借儿子,儿子就赖在您这儿了。”县令找了把圆凳子,往老夫人身边一坐,表明自己意志坚定。

老夫人呵呵笑着,伸出手指虚点了他一下,道:“瞧瞧,都当官的人了,还这么赖皮。”

“娘,你就可怜可怜儿子吧。”

“师爷写的案卷又多又长,儿子坐那凳子上看腰都酸了。”

“您真的忍心吗?”

“真是没出息的东西,媳妇孝敬我的也要抢去。”徐县令一连几句,把老夫人乐得不行,说着指责的话,却也没有指责的意思,她伸手让丫鬟扶了起来,叮嘱道:“椅子借你了,可是不能调得太低,不然你躺着躺着睡了过去,公事都耽搁了。”

徐县令应了一身,话不多说就亲手把椅子折叠起来,搬了出去。

徐姨娘看了自个儿送来的那几包糖,就那么被搁在了桌上,心中不禁有些忐忑,她刚想厚着脸皮说话,老夫人却在此时摆了摆手,道是那椅子靠着舒适,现在有了些困意,要回房去睡了。

县令夫人起身行礼告退,徐姨娘哪里还能留下?

她紧咬牙关跟着县令夫人出去,忍不住低声说道:“夫人真是孝顺,总能找到些新玩儿来哄老夫人高兴。”

县令夫人停下步来,瞥了她一眼,说:“老爷有你伺候着,我也没什么好挂心的,正好闲着,就多尽点孝心了。”

这话听着没什么,可却正刺着了潘姨娘的心,以往老爷是常到她那边,可如今呢?闲着的却是她了。

县令夫人也懒得再答理她,转身就走了。

潘姨娘气呼呼地回到自个儿的屋中,找来那小丫鬟问道:“你可知夫人给老夫人送去的那张椅子,是从何处购得?”

“夫人说的可是安宁躺椅?外头都在说这个椅子呢,说是大河村有个姓罗名安的木匠,跟制糖的宁家食铺东家构思了这椅子来,于是就命名为安宁躺椅,现在城里头好些卖家具的都去订货了呢。”

“这也需要订货?我瞧着也就几根木头而已,顺便找个木匠照着做不就成了么。”

小丫鬟摇了摇头,道:“姨娘有所不知,这躺椅上头还有铁制的东西呢,也不晓得是怎么弄的,反正就那么小小的东西,人坐上去,那椅子才不会塌,光木头是不成的。”

“那就叫铁匠也按着那个做呀。”

小丫鬟看了姨娘一眼,心想都是丫鬟出身的,怎么比她还笨?也不知道是怎么当上的姨娘。她细细回道:“姨娘,要是照着做一把来,那得先将整个椅子拆下来才成,眼下那些货郎带回来的就那么几张,外头叫价都几十两银子,要是拆了下来装不回去可怎么办?谁敢冒这个险啊。姨娘你且莫急,听说好些铺子都已经下了订单,等货到了,我们就去买一张来。”

潘姨娘绞了绞帕子,要是等那货到了,人人都买得,那还有她什么事?要想办法早些买到椅子才行,看来得去一趟大河村了,大河村……

对呀,大河村。

她那未来女婿不正是大河村那边过来的么?

同一个村子的,感情旁人可比不了,他回去插个队肯定不是问题。

“快把三姑娘唤来。”潘姨娘这不安的心总算稳了下来,只要她抢在夫人前给老爷送了去,就是铺子没有,田契肯定能弄到来。

……

城里头一张安宁躺椅喊上高价,但也没人愿意卖出来,货郎走后的第三天,来大河村买椅子的人一天就好几波,但都没一个能买到的。

刚开始这椅子制作出来,其实也没花多少天,大伙儿买回去频繁使用后,就出问题了。待椅子收回来拆开看,宁锦欣发现原来是那螺丝钉没做好。

这年头也没什么铸造的机器,人手打造的东西越是细小越是考功夫,这螺丝钉打造得不够好,椅子频繁张开收起就容易损坏,有时候卡着了,使用者又用了劲,这螺丝就要松垮出来。

要建立好口碑,质量就必须过关才行。

因此,螺丝要重新做,而做好之后得先送一把给之前买了的人家,这后头来买的就只能下了订单等着了。

宁锦欣将搓牙的工序给那铁匠讲了下,用固定的搓牙板来制作出的螺纹比手工要强得多,这样出来的螺丝契合度会更好。当然了,这年头想要机械化可不是容易的事,她也没这么大的能耐,只能让铁匠自个儿去琢磨。

这样一来躺椅制作时间就长了,但是价格也随之提高,于宁锦欣来说,这个分一成利的额外收入,快慢也无所谓。

那些采购者买不到躺椅,回去时也不是空着手的,这村口的集市每日开着,不仅有味儿好的糖,还有一些村民从林里挖到的山珍和野菜,各种腌肉酱菜种类也逐渐丰富。

来得晚了错过市集也不要紧,这儿还有旅社可以歇息,一晚上一个床位二十文钱,休整好了还能吃上宁家食铺的砂锅饭,那味儿,好吃得快把舌头也要吞了去。

也有些客人就是冲着这个来的,驶着马车也不多费时,天天来就为吃上砂锅饭的也有。

宁锦欣这砂锅饭的生意是越做越好。

村里有几户人家瞧着也想做这生意,订了几个砂锅尝试自个儿做,可做了几趟发现这火候实在不好控制,什么时候要大火,什么时候改小火,尝试了好几遍都不行,白白浪费了粮食。这年头粮食可是很重要的,浪费了可是要遭天谴,谁也不敢再多尝试了。

日子一天天的忙碌着,宁锦华把新衣裁好,见生意这般好,也过来帮忙了,宁四郎是想帮,可姐妹两个板着脸不同意,也只能认认真真待家里读书。

李大娘和李巧儿如今跟长工没两样了,宋子熙和李大叔也经常来搭把手。

只是火候这东西实在是凭经验不好教,就是李大娘这样做了几十年饭的一时半会也学不来,宁锦欣早上要做砂锅饭,晚上回去还得制腊肉,忙得都晕头转向了。

想了想,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,决定先弄几样新菜式来。

砂锅不仅能做饭,做菜也能有独特的香,广东那边有名的“啫啫煲”她就十分喜欢吃。

问题是酱料得先做出来。

宁锦欣琢磨了一下,便决定砂锅饭先不做了,改做腊肉大锅饭,这样李大娘她们几个就能应付得来,自己也好抽出身来去做酱。

听说砂锅饭暂时不卖了,那些住镇上特地坐马车来的富户当即表达了不满,不过这些人都是少数,说东家在捣弄新的吃食,安抚几句也就完事了。其他多是货郎和游商,这些人也没啥讲究的,大锅煮的腊肉饭满满的一碗有两三块肉,价钱比砂锅饭还便宜了五文。

少点风味算什么,有肉有饭好吃又顶饿,怎么也比吃那包子馒头好。

总算是抽出身来的宁锦欣,开始琢磨起酱料来。

她做砂锅饭时放的酱汁,是用几种毛酱加水稀释,再加其他调料煮出来的混合酱汁。

毛酱是家家户户都会做,按照宁锦欣的理解就是现代的黄豆酱,只是因为制作的过程中那黄豆会长毛发霉,所以此地之人称之为毛酱。但是光这样的酱汁,做砂锅菜的话味道太单一了,也不够提鲜,她想要酱油,和各种口味的酱料。

向宋子熙询问了一番,她得知酱油是有的,各种酱料也是有的,但制作出这些酱油酱料的人已经被皇帝封了官,就专门在京城里头给皇帝做酱。

“偶尔有做多的也会出售到外面来,不过这价格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吃得起的,就是侯府,一月也只购得一小罐而已。”宋子熙劝她打消念头:“而且这边离京城路途如此远,算上路上的耗损,这边要买恐怕也是天价了。”

这么贵?

宁锦欣有点无法想象。

她曾参观过的酱油厂,那空地上一大片整整齐齐的大缸,记忆深刻着呢,道:“那酱油制出就是一大缸,就算皇宫里头三千佳丽,也不能拿酱油当水喝吧。该不会,皇帝每天手拿一杯酱油,对着后宫的娘娘们说:你今天喝了酱油没?”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biqu50.cc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biqu50.cc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